近日,集微網從多個信息渠道獲知,總部位于芬蘭的電信設備廠商諾基亞公司已經在英國、法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對中國手機廠商OPPO公司發起了專利侵權訴訟。公開信息顯示,兩家公司曾經在2018年11月簽署了全球4G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因此集微網猜測,此次糾紛可能因5G專利而起,雙方或許未能就5G專利許可達成一致。目前有不止一家國內手機公司向記者反饋,諾基亞在5G專利收費方面的訴求極為激進,價格畸高。
諾基亞:“華為紅利”和“專利大棒”
眾所周知,諾基亞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品牌廠商,但因一系列決策失誤,最終在智能手機時代業務嚴重下滑。2013年,諾基亞最終宣布將手機業務以73億美元的價格賤賣給微軟,但之后微軟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手機,“諾基亞手機”品牌又回到了諾基亞手中,現在被授權給HMD Global用于生產低端安卓手機。在失去手機的榮光之后,諾基亞開始聚焦于電信設備業務,2015年,諾基亞以1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整合諾基亞電信設備部門、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和阿爾卡特-朗訊之后的諾基亞公司,成為純粹的電信服務和設備提供商。
此后,諾基亞公司在電信設備和服務市場上開始了與瑞典愛立信公司、中國華為公司等競爭對手的艱難競爭。特別是華為公司的出色表現,讓諾基亞公司舉步維艱。然而,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納入了實體清單,并在后續不斷收緊對華為的管制,實施極限施壓,同時積極游說其盟國在5G網絡建設中排除華為的5G設備,不少運營商也加緊替換華為設備。在此背景下,諾基亞公司成為享受“華為紅利”的最大贏家。2020年9月底,在華為被排除在歐洲市場的情況下,諾基亞連續拿下芬蘭運營商Elisa和英國電信兩個大訂單。2020年,諾基亞在歐洲平均每個季度的銷售額保持在15億歐元以上,歐洲市場的收入占諾基亞整體銷售收入的30%,北美市場的收入占諾基亞整體銷售收入的33%。
與歐美市場的持續走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諾基亞在2020年中國市場的5G建設招標中顆粒無收。有觀點認為,除了諾基亞在價格上和服務上與國內廠商相比毫無優勢外,諾基亞在獨立組網上的研究比國內廠商慢半拍,而中國市場正處于非獨立組網向獨立組網過渡的階段,因此諾基亞在2020年中國運營商的5G建設招標中接連出局。諾基亞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從2020年初至今,諾基亞在大中華區的季度平均收入低于5億歐元,僅占諾基亞總收入的8%,不及諾基亞在歐洲、北美市場的三分之一。
在中國通信設備市場的全面敗退,促使諾基亞加強在專利資產運作方面的動作,向中國廠商們舉起了“專利大棒”。2019年,諾基亞就曾經對中國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聯想發起過全球范圍內的專利訴訟,雙方在2021年4月達成和解,聯想和諾基亞簽署許可協議并向諾基亞支付許可費。
此次諾基亞故技重施,對OPPO公司發起了大規模的專利侵權訴訟,猜測其目的也是通過訴訟向OPPO施壓,迫使其盡快和諾基亞達成5G專利許可。
此次諾基亞全球訴訟向OPPO公司確認,目前尚未得到任何回復。不過,經多渠道信息驗證,此次訴訟消息應屬實。此外,不止一家國內手機公司向記者反饋,諾基亞在5G專利收費方面的訴求極為激進,甚至不合理。公開信息顯示,諾基亞在2018年曾經對外公開其5G專利收費標準,每臺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3歐元的專利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