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5G技術已經成為了全球各國以及眾多科技企業爭奪的一項關鍵技術,而衡量一個國家或者企業在5G領域的技術強弱,其所擁有的5G專利數量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不久前,德國的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了一份關于“5G標準專利聲明的實情調查”報告。該報告分析了截止2020 年1月1日IPlytics平臺所統計的5G標準專利數據(數據基于提交至 ETSI IPR 數據庫的聲明和在 3GPP 門戶網站提交的標準貢獻)。5G標準總共有95526項5G聲明專利,21571個獨有專利族,根據研究結果表明,與5G標準相關的專利較多。5G標準總共有95526項5G 聲明專利,其中細分為 21571個獨有專利族。不過,這些專利族中有44%尚未獲得授權,并且大多數5G專利也是最近才提交的,因此,可以預計未來幾年5G專利授權率將進一步增加。歡迎閱讀。
2022-06-29
近日,震有科技新增多項5G相關發明專利,在以5G為建設中心的物聯網浪潮中取得又一碩果。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中,中國占比40%,全球排名第一。加快5G建設已成為助力經濟社會全球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手段,不僅在支撐全球疫情防控、動態清零等方面作用突出,在助經濟、促消費、發展新動能等方面貢獻巨大。
此次震有科技主要新增了《一種5G數據轉發平面的轉發效率控制方法、系統及終端》、《一種5G網絡的網絡中IPSEC測試系統和方法》、《5G前傳設備的保護控制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介質》等重要專利。
《一種5G數據轉發平面的轉發效率控制方法、系統及終端》
該專利是憑借設計5G UPF轉發面,通過軟件設計,使用戶數據在不互鎖的框架下提高快速轉發平面的工作效率,從而達到隨著CPU核數的增加轉發效率能夠線性增加的一種方法。主要涉及到5G UPF數據轉發面,5G的各個使用場景都能夠使用。
《一種5G網絡的網絡中IPSEC測試系統和方法》
該專利利用一個簡易設備,實現原本需要十幾個設備才能完成的IPSEC在5G網絡中的應用,大大提升測試性能,簡化網絡拓撲結構。
《5G前傳設備的保護控制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介質》
該專利主要涉及5G前傳業務控制領域,通過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設計,在節省成本的同時為用戶提供一種方法,在5G前傳設備上實現斷纖、掉電及重啟過程中的業務保護,提供自動保護
2022-06-15
中國聲明5G標準必要專利族超過1.8萬項
全球排名第一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發布相關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萬余件,涉及近4.7萬項專利族(一項專利族包括在不同國家申請并享有共同優先權的多件專利),其中中國聲明超過1.8萬項專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申請人排名方面,華為公司聲明5G標準必要專利族6500余項,占比14%,在全球居首。經歷“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數十年發展歷程,中國在5G通信產業中已取得顯著成績。
據介紹,由于移動通信產業的國際化特點,爭奪標準必要專利是移動通信產業全球競爭中的重要內容,而當前5G通信標準的R15、R16和R17標準都已完成“凍版”,對應的標準必要專利布局基本成為定局。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的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位居全球前列將對5G時代形成競爭優勢起到重要作用。
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7749萬件,這些專利共涉及4.6879萬項專利族,其中中國聲明1.8728萬項,排名第一,占比39.9%。美國聲明1.6206萬項,排名第二,占比34.6%。其他排名前列的國家/地區包括韓國(4293項,占比9.2%)、日本(3736項,占比8%)和歐洲(1833項,占比3.9%)。中美兩國的5G標準必要專
PCT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超20億臺智能手機獲華為4G、5G專利許可,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昨天,華為在其舉辦的2022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亮出創新及知識產權“家底”。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21萬余件5G標準必要專利中,中國聲明的專利族占比近40%,排名世界第一。隨著在5G通信產業中從跟隨、同步到引領,中國創新在全球市場發揮的價值愈發亮眼。
超20億臺智能手機獲華為專利許可
每生產一臺5G手機,涉及相關專利的國際手機廠商將需要向華為支付一筆費用,單臺手機為此支付不超過2.5美元——作為全球5G等技術關鍵專利的主要持有者,去年3月,華為公布了其對5G多模手機的收費標準,并稱將提供適用于手機售價的合理費率。
這是華為首次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收取使用其5G專利技術的使用費。此舉也被業界視為對自身在5G領域的技術先進性、領先性的充分自信。
據昨天公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華為是中國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在美國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華為PCT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過去5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同時,目前每年約有800萬輛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的智能汽車交
2022-06-08
2022年6月6日,我國5G商用發牌迎來三周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有關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萬余件,涉及4.7萬項專利族(一項專利族包括在不同國家申請并享有共同優先權的多件專利)。其中中國聲明1.8萬項專利族,全球占比40%,排名第一。5G標準必要專利布局最多的目標國家/地區依次為:美國4.6萬件、中國3.9萬件和歐洲3.1萬件。專利申請人中,華為公司聲明標準必要專利6500余項,全球占比14%,排名第一。
移動通信產業“互聯互通”的特點要求產業鏈嚴格遵守國際通信標準,因此爭奪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簡稱SEP專利)是該產業競爭的重要內容。5G標準必要專利技術方向包括無線資源管理、接入技術、多載波傳輸、信道編碼、核心網、下一代接入網。當前5G通信標準的R15、R16和R17都已經凍版完成,對應的標準必要專利布局已基本定局。
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中,中國占比40%,全球排名第一。在經歷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的數十年歷程后,中國在5G通信產業中已取得顯著成績。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7749件,共涉及46879項專利族。其中中國聲明18728項專利族,排名第一,占比39.9%。美國聲明16206項,排名第二,占比34.6%。其他排
2022-02-18
日前有消息顯示,美國得克薩斯州聯邦法院方面宣布,計劃在2023年6月對愛立信與蘋果的5G專利訴訟進行審判。同時,法院方面還通知雙方律師在3月16日舉行日程安排會議。有相關消息人士稱,這一安排比蘋果希望的時間晚,但比愛立信希望的時間早。目前尚不清楚雙方是否正在進行和解談判,如在2023年6月前能和解,則蘋果與愛立信方面將無需進行庭審.
事實上,一直以來愛立信與蘋果就專利問題糾紛不斷。早在2015年,蘋果和愛立信就相互提起訴訟,最終導致后者在美國尋求對iPhone的禁令。但隨后雙方在同年達成和解,并簽訂了涵蓋2G、3G和4G技術的專利許可協議,有效期至2020年底。隨后,愛立信在宣布5G授權費3年后聯系蘋果,希望達成交叉授權協議。
去年10月,愛立信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訴訟,要求聲明其向蘋果提供的5G無線專利許可費率,符合公平、合理、無歧視的FRAND原則。據悉,愛立信在訴狀中指控蘋果使用不當策略降低其必須支付的專利費,并拒絕按照其所提出的條款以外的任何條款授權專利。隨后在同年12月蘋果方面起訴愛立信,指控其在專利執法中采用“強硬策略”,蘋果稱這些專利應該是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 (FRAND) 條款下獲得許可的專利。
今年1月,愛立信起訴蘋果侵犯其12項5G專利。隨后,蘋果對愛立信就其5G專利的使用提起的訴訟作出回應并提起反訴,希望美國對
2021-10-22
10月22日訊,據集微網消息,近日,OPPO 反訴諾基亞的 4 件 5G 專利侵權案已被德國曼海姆、慕尼黑、漢堡法院立案。有趣的是,上述訴訟地中,曼海姆、慕尼黑同樣是此前諾基亞起訴 OPPO 所選的法院,而漢堡則是 OPPO 開辟的另一條戰線。
諾基亞訴 OPPO 案是目前最大規模的以 5G 為中心的專利糾紛。此前的消息顯示,諾基亞同時在 9 個國家對 OPPO 發起數十起訴訟。如此大動干戈,諾基亞看重的不僅是 OPPO 本身所代表的巨大出貨量,更是在為 5G 許可模式鋪路。事實上,除了許可協議已經到期的 OPPO,諾基亞即將迎來與三星、蘋果等廠商的大規模續約,迫使 OPPO 接受有利于自己的許可條款是諾基亞掃清后續談判障礙乃至避免潛在糾紛的途徑。
不過,OPPO 顯然不同于諾基亞以往的對手。正如 Foss Patents 對此案的評論:“第一,OPPO 從來沒有侵權歷史;第二,OPPO 本身是一個比戴姆勒及其一級供應商更成熟、更有效的訴訟方,OPPO 是不容忽視的,與聽任別人擺布相反,這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進行了反擊
2021-10-19
5G專利領域又添“戰事”。近日,愛立信對蘋果提起訴訟,要求法院聲明其向蘋果提供的5G無線專利許可費率符合公平、合理、無歧視的FRAND原則。事實上,雙方早在2008年就在無線專利領域有密切合作。從當初的“合作伙伴”到如今的“對簿公堂”,愛立信與蘋果此次“撕破臉”更像是技術專利領域規則制定者和重構者之間的一場抗爭。
在無線專利領域,愛立信與蘋果“相愛相殺”多年。2008年,蘋果首次發布iPhone時就獲得了愛立信的無線專利授權。2015年,愛立信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訴,要求向美國市場銷售的蘋果產品頒布禁售令,原因是蘋果產品侵犯了愛立信41項技術專利。這些專利除了移動通信設備基礎技術,還涉及用戶界面、省電和操作系統等領域。2015年12月,雙方簽署全球專利許可“七年協議”:蘋果先向愛立信支付一筆專利使用費,此后定期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費,以此結束了雙方之間所有的專利侵權索賠,同時宣布在多個技術領域展開合作,包括5G研發、視頻網絡流量管理和無線網絡優化等方面。
如今,協議到期,雙方未能逃過“七年之癢”的魔咒。2020年末,愛立信又開始與蘋果談判新的許可協議,但蘋果認為愛立信的許可費率違反了FRAND原則。近日,愛立信
愛立信已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蘋果提起訴訟,要求法院聲明其向蘋果提供的5G無線專利許可費。這是手機廠商面臨的又一個5G專利費官司。
愛立信希望加快與蘋果公司的5G技術許可談判,并在周一提起訴訟,尋求宣判蘋果公司履行對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的承諾,并準備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FRAND)條款下進行交易。 說白了就是愛立信希望蘋果公司支付5G專利費。
愛立信原本與蘋果公司早就有專利授權。愛立信曾在2008年首次發布iPhone時就開始向蘋果授權其無線專利。2015年,愛立信公司又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訴,要求向美國市場銷售的蘋果產品頒布禁售令。其表示,蘋果產品侵犯了該公司41項專利。除去移動通信設備基礎專利外,還涉及用戶界面、省電和操作系統相關專利。后來雙方達成和解,當然是蘋果低頭,蘋果將首先向愛立信支付一筆專利使用費,此后定期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費。
此次愛立信再度起訴蘋果公司主要是因為2015年簽署的7年期協議快到期了。于是,2020年末,愛立信又開始與蘋果談判新的許可協議,不過蘋果的回應也挺可笑,其認為愛立信的許可費率違反了FRAND原則,讓它們符合FRAND原則的唯一方法是“遵守蘋果的自我聲明方法。”
此事對中國手機廠商來說也是哭笑不得,一方面中國手機企業希望削弱蘋果公司的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又怕愛立信起訴中國手機企業自己。
如今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在我國也是進入了萬物互聯的環節。大家的日常生活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我國原先在互聯網行業處在比較落后的局勢也是得到了改變,像我國國企華為,就在通訊行業異彩紛呈,變成了擁有5G專利數最多的公司企業。#換個角度看世界#
據愛企查顯示華為是在深圳申請注冊創辦的,正式注冊創立的時間為1987年,目前法人代表為趙明路,業務范圍多為高新科技的研發和生產制造、市場銷售,針對項目投資也有些涉足,它向外投資了36家企業,具備21處子公司。
對于首先在5G上得到突破性造就的華為而言,它并沒有因為獲得了成果就選擇停住自主研發的步伐,而是繼續選擇深入研究,在相應的行業拉攏了很多優秀人才,華為有近八萬的職工是專注產品研發的研發人員,也是在產品研發上甘愿斥巨資投入17億美金,所以在5G領域中,它成為擁有了5G領域3000多種專利的中國企業,穩居世界第一。
華為這般突出的成果還是造成了美國的留意,為了抑止住華為的發展,美國開始打壓針對華為,將華為納入貿易黑名單上,限定美國公司企業對華為進行產品供應,接著,美國商務部公布嚴禁芯片代工企業應用美國機器設備來為華為生產芯片的荒謬條規。而且嚴禁美國的企業同華為合作。這一系列的打擊一度讓華為在海外的發展舉步維艱。
華為作為一個很優異的企業,也是和許許多多的的公司企業維持著合作的關系。Verizon作為美國當地最大的
2021-09-15
騰訊公開“直播異常分析方法”等專利,基于預設關鍵詞實現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日前公開“一種直播異常分析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專利,申請日期為2020年3月9日,申請公布號CN113382268A。
天眼查App顯示,該專利所述方法包括:響應異常檢測指令,根據異常檢測指令查找直播日志;根據預設播放關鍵詞選取直播日志中的直播播放日志;將直播播放日志進行標準化處理,生成異常分析數據;對異常分析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得到直播異常分析結果。
該專利申請通過查找直播日志中的直播播放日志,而后通過對直播播放日志的標準化處理,獲取用于進行異常分析的異常分析數據,并對異常分析數據的聚類分析來確定當前直播異常的原因,可以有效提高直播異常分析的效率。
OPPO與諾基亞戰火升級!OPPO用5G專利反擊
在過去的十余年里,被諾基亞起訴的品牌運營商不下少數,運營商們也因為沒有高質量的專利資產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但這次OPPO卻是發起了反擊,分別的中國和歐洲對諾基亞發起專利侵權訴訟。
其中,涉案的專利均為5G保準必要專利,可以看出來,這次OPPO可以說是有備而來。
隨著5G技術逐漸商用,以OPPO為代表對的中國手機公司和以諾基亞為代表的海外傳統“專利大戶”圍繞5G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的博弈愈演愈烈。
今年七月初,諾
2024-05-14 自己繳納專利年費的流程和要點
2024-05-14 如何查找相關專利
2024-05-14 商標審查時間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
2024-05-14 商標圖形查詢的方法是什么
2024-05-14 個人申請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商標轉讓證明要怎么查詢
2024-04-19 商標到期去哪里續期
2024-04-19 個人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發明專利申請的5個步驟是怎樣的
2024-04-19 專利申請代理費究竟應該收多少